導讀:包子、饅頭、花卷應該是很多人常吃的主食之一,而想要吃起來松軟有嚼勁,最重要的步驟都是發面,也自然少不了酵母。其實不僅是面食,我們生...
包子、饅頭、花卷應該是很多人常吃的主食之一,而想要吃起來松軟有嚼勁,最重要的步驟都是發面,也自然少不了酵母。
其實不僅是面食,我們生活中的很多食物都需要用到酵母進行生產制作,例如紅酒、啤酒、米酒、果醬甚至一些發酵型茶葉等。
酵母,是一種單細胞、厭氧真核微生物,屬于生物性膨松劑的一種。
但最近網上有一種說法,常吃用酵母制作的食物對身體有害,事實真的如此嗎?
長期食用“酵母面食”
對人體有害?
1常吃易得胃病?
有人說“饅頭、面包在剛蒸(烤)好的時候不要吃,不然會得胃病”。觀其理由,主要的矛頭是對準了酵母發酵后產生的二氧化碳。
作為一種生物膨松劑,酵母在饅頭、面包等發酵過程中,的確會產生二氧化碳,但酵母的發酵和產氣能力會受到溫度、面團組成的成分、pH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比如:溫度超過60℃,酵母就無法存活,更別指望酵母還能發酵產氣了。在蒸饅頭、烤面包的過程中,加熱溫度就更高了。
因此,完全沒有必要去擔心剛蒸(烤)出來的饅頭(面包)還在大量產生二氧化碳。而且就算其中含有二氧化碳,也不會比你喜歡喝的碳酸飲料多。
2容易引發痛風?
我們都知道,長期高嘌呤飲食是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高風險因素。而單從成分來看,每100g酵母的嘌呤含量為559mg,其含量超過了很多淡水魚,的確歸類于高嘌呤物質。
但是,酵母僅是發酵劑,并不單獨作為食品食用,從攝入量分析,酵母的建議添加量是0.5%,即5g的酵母可發面1公斤左右的面粉,按照每餐每人100g主食量折算,嘌呤含量基本可忽略,因此對痛風患者的影響也微乎其微,完全可以適當攝入。
3可能有致癌風險?
有說法認為,酵母在高溫狀態下,會使面粉當中的蛋白質和糖分發生轉化產生新的香氣、色澤以及味道,再經過美拉德反應,會產生一些有害的致癌物質。
但就像前面說的,酵母主要在發面階段產生作用,在超過60攝氏度的環境下就會失活,更不會還在高溫下起反應,因此所謂的致癌與其無關。
適當攝入酵母制品
這些好處會找上你
1促進腸胃消化
面粉經酵母發酵后,淀粉顆粒糊化程度更高,更容易被胃酸包裹而快速消化。
此外,與傳統的“老面劑子”發酵相比,酵母粉在發酵過程產生的酸量也比較少,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減少腸胃的負擔。
2輔助預防心血管疾病
酵母中含有豐富的葉酸和維生素B族,可以提供維生素B1日常所需量的10%,維生素B2的2%,維生素B6的1%。
研究發現,補充維生素B6、維生素B12和葉酸可以降低血漿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從而減少動脈硬化甚至血栓等病變風險,輔助預防心血管疾病。
3緩解疲勞壓力
酵母發酵食品中含有較多的硒谷胱甘肽等成分,具有抗脂質過氧化的作用,研究顯示其對于緩解疲勞和壓力有一定幫助。
此外,面粉經酵母發酵后,其中影響鈣元素吸收的植酸可被分解,而鈣元素也是天然的壓力緩解劑,所以平時適量吃點發酵饅頭等制品利于更好地補充鈣元素,緩解神經緊張疲勞。
快速發面小技巧
3快速發面小技巧
酵母粉發面既方便又快速。不過天氣冷溫度低時,發面的速度還是有點慢,那怎么才能快速醒發好面團呢?不妨加點東西:
①加白糖
白糖可以促進發酵菌快速發酵,而且加了白糖,面團做出來的口感會更加軟香甜。
半斤面粉大概放3g左右白糖就行,大約白瓷勺里小半勺的量。
②加酒
放酒發面,效果也是非常好。在和好面團之后,面團中間壓出一個小坑,然后再倒入少量米酒,把面團揉均勻了,最后進行醒發。
一斤面粉里放大約小半碗米酒的量,放了米酒后要再揉勻了。
當然了,如果家里有發酵功能的烤箱等設備,就更方便了。
上一篇:浙江麗水遭冰雹:像雞蛋大密集落下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