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24年第一個頂流非爾濱莫屬,這幾天過氣城市哈爾濱像是住在了熱搜上。哈爾濱驚現15元1個小土豆掛件南方小土豆是什么梗哈爾濱為小土豆連夜
2024年第一個頂流非“爾濱”莫屬,這幾天“過氣城市”哈爾濱像是住在了熱搜上。
“哈爾濱驚現15元1個小土豆掛件”“南方小土豆是什么梗”“哈爾濱為小土豆連夜撤下破舊公交牌”“哈爾濱向沈陽借了兩只鳳凰”“爾濱果然一點就透”“爾濱你讓我感到陌生”“三亞冬天敗給了哈爾濱”“小砂糖橘”……每天都有無數個與哈爾濱相關的詞條沖上微博熱搜榜。
為了讓嬌小可愛的南方小土豆們玩得高興,當地政府搬出絕活,凍梨擺盤、熱氣球上天、企鵝亮相、白狐營業……這等場面連活了幾十年的哈爾濱本地人都從沒見過。
連帶著冰雪旅游核心概念股跟著起飛,1月4日,吉林景區股長白山開年以來三個交易日實現三連板,股價創2017年3月以來新高;運營哈爾濱極地公園的大連圣亞兩連板,主營黑龍江地區高速收費的龍江交通午后也實現漲停。
在當地人看來,雖然每年冬天來哈爾濱過冰雪癮的人都很多,但對今年的“火爆”還是感到意外。
今年第一個頂流
繼西安大唐不夜城、淄博燒烤出圈后,潑天的富貴終于輪到哈爾濱了。
雖然天氣寒冷,但今年冬天哈爾濱格外火。“南方小土豆勇闖哈爾濱”“哈爾濱成2024第一個頂流”“東北虎歪頭殺寵溺小土豆”“南方小土豆涌入哈市洗浴店爆滿”“爾濱背刺了整個東北”等話題紛紛登上熱搜。小紅書上,有791萬搜索量,都指向了“爾濱,你讓我感到陌生”這個詞條。
“爾濱”之稱怎么來的?因為嫉妒已經讓哈爾濱本地人扭曲得不能哈哈哈出來了。網友笑稱:“爾濱吶,再掏幾下,就只剩賓了……”
作為一個離家20年的哈爾濱人,常樂第一次對自己的籍貫產生了懷疑,“朋友問我,你們那有帶翅膀的馬?有小企鵝小狐貍可以抱?還能坐熱氣球?運氣好還能遇到鄂倫春族帶著馴鹿出現在街頭?”
這些問題讓常樂繃不住了,他從小到大都沒見過。新聞中不斷出現的報道,一再刷新常樂對哈爾濱的認知,中央大街鋪上了地毯、難得一見的霧凇安排上了、交響樂團直接在機場表演、豆腐腦里開始放糖、蘿卜切片、凍梨擺盤……
有剛剛從哈爾濱回來的南方小土豆連連點贊,“教堂通宵不關燈,早市直接開成夜市,地鐵開到12點,連黑車都按表收費了,大興安嶺把國寶地位的鄂倫春人也搬了出來,據說上一個能做到的還是乾隆爺。就差哈爾濱文旅長現場表演單挑東北虎了。”
“感覺我的家鄉就像一個很久沒人看望的老人,突然間來了很多小朋友做客,老人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拿出最好最珍貴的東西,希望他們下次再來。”常樂稱。
“哈爾濱的走紅,隱約可以看到去年淄博的影子。相同點在于,這些城市都抓住了網絡流量密碼,淄博燒烤、天津大爺跳水、貴州村超……每一個網紅城市的意外崛起,背后都有強勢的網絡助推。”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文化館協會沉浸式文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卜希霆告訴「市界」,情緒價值驅動的年輕消費者“說走就走”的冬季逆旅,讓哈爾濱接棒淄博,成為新晉網紅城市。
卜希霆認為,相較于淄博,哈爾濱具有明顯的冬季旅游優勢,屬于老牌網紅品牌的“翻紅”。據哈爾濱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數據顯示,元旦假期3天,哈爾濱市累計接待游客304.79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59.14億元。游客接待量與旅游總收入達到歷史峰值。
同程旅行數據顯示,2024年元旦假期,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成了最熱門的景區,哈爾濱旅游熱度上漲240%,在全國目的地旅游熱度榜單中排名第四,預計當地旅游熱潮還將延續至寒假和春節假期。攜程數據顯示,元旦哈爾濱異地客群占比75%,主要來自上海、深圳和北京,3天假期旅游訂單量同比大漲158%。
對于哈爾濱的走紅,多位當地受訪者表現出強烈的家鄉自豪感。
李心是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看到家鄉火了,她在社交媒體上發貼:免費拉小土豆到冰雪大世界或東北虎林園。“我平時工作不是很忙,不圖別的,主打一個為家鄉做貢獻!”
“剛開始小土豆們不太敢坐,害怕是騙子,后來我就標注性別女,加微信發語音,對方才肯相信,整個1月我車子都約滿啦!”李心說,雖然每年冬天來過冰雪癮的人都很多,但如此“火爆”還是讓她感到很意外。
火是有原因的
這潑天的富貴,咋就輪到哈爾濱了?
“沒有什么事情,是毫無征兆的。”東北人方霖告訴「市界」,哈爾濱火爆,一切有跡可循。同為東北人的陳立則認為,哈爾濱更像是“整個東北托舉出來的希望”。
如今在小紅書、抖音等平臺搜“哈爾濱”,略過近日喧囂,能看到其走紅的最初模樣。
2023年年初,剛解封那會兒,不少人已經“身在哈爾濱”。從大家分享的照片來看,“震驚南方人100年”的中心塔、音樂長廊的大雪人、極地館的“淘學企鵝”都悉數亮相。城市地標如冰雪大世界、索菲亞教堂,也和如今一個模樣。
在哈爾濱做旅游生意的范鵬告訴「市界」,“哈爾濱去年就火了”,也是旅游熱門城市,只不過今年更火了。
方霖見證了哈爾濱一步步走紅的過程,去年年中哈爾濱文旅局領導還專門去南方舉牌子拉人,緊接著,無數網紅、旅行博主、素人接棒,共同營造出一個“令人向往的哈爾濱”。
卜希霆透露,哈爾濱文旅局從去年十月就對冰雪大世界、哈藥六廠、淘學企鵝、音樂長廊大雪人等一眾IP進行密集宣傳,還非常“聽勸”,在網友的建議下不斷調整方向,“歡迎來到北境”“霍格沃茨哈爾濱分校”等符合年輕人喜好的短視頻密集發布。
「市界」梳理發現,8月前后,不少外國網紅打卡哈爾濱歌劇院,驚呼其“amazing”;9月,哈爾濱辦過一場“文化時裝周”,試圖打響“時尚之都”的名聲;也是從9月開始,各類營銷號上陣,清一色預熱哈爾濱冰雪大世界;11月雪季開始,哈爾濱在社交媒體的曝光大面積鋪開,先是打雪仗,然后是東北兒歌......
12月18日,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開園當天,4萬游客相繼涌入這片耗資35億元的園區。“12月18日前后,哈爾濱整體的旅游訂單量迅速上漲。”攜程相關負責人告訴「市界」。
12月30日,方霖坐綠皮車從北京到齊齊哈爾,“來自全國各地打算去齊齊哈爾的人,好多都在哈爾濱提前下車了。”方霖向「市界」回憶,大概有3/4的人下車,列車員一副輕車熟路的模樣,“上來直接就問,有沒有提前下車的”。
“這波兒出圈,與其說哈爾濱做了什么,不如說全體東北人民做了什么。”關于這類例子,陳立能信手拈來:“冰雪大世界退票事件,鼎力支持的大多是東北IP的網友;哈爾濱辦雪博會,小沈陽和寶石老舅,一個沈陽人一個長春人,都在賣力表演;網上很多哈爾濱旅游攻略,IP地址都是吉林或者蒙東,說明是那兒的人幫忙做的”。
“哈爾濱火了只是一個開頭,整個東北都活躍起來了。東北人也都知道這意味著什么,所以每個人都在全力以赴幫助哈爾濱。雪季之后,或許其他東北城市能承接住流量。”陳立坦言。
便宜且快樂
怕冷的南方人為何要涌入哈爾濱?
“因為便宜,因為實在,因為生活本來就該這樣。”在諸多關于哈爾濱的討論里,這是點贊量靠前的一句感慨。
如今翻看哈爾濱相關推薦,“便宜”“量大”是最常被提及的詞匯。2塊5一碗的豆腐腦、8塊一斤的油條、1塊錢2個的玉米餅子、10塊錢4個的油炸糕......游客視頻里的哈爾濱早市,給人一種“不要錢”的錯覺。本地男生靖博向「市界」比喻,在哈爾濱早市,50元吃飽4個人沒有問題。
“東北的美食就是讓你吃飽,只有吃飽了,才能有熱量抵御寒冷。”方霖告訴「市界」。
像柿子、櫻桃、草莓、桃子等各類水果也應有盡有,大部分10元3斤。在物價高的城市生活慣了的人,來哈爾濱早市就像到了天堂。
曾經抖音上有游客發問,“四個人去哈爾濱玩一周,帶5萬夠嗎?”評論區有當地人調侃,“怎么,你是要來買房付首付嗎?”這算是哈爾濱“性價比高”的一個側面,不止于吃。
除了物價低,哈爾濱自然也有作為“冰雪之城”的基本功。
如今去哈爾濱,可以打卡的項目有很多,冰雪大世界是首選。當地旅游團告訴「市界」,今年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是有史以來最壯觀,規模最大的,光是占地面積就有81萬平方米。要知道,北京故宮才只有72萬平方米。
冰雪大世界正式營業以后,標準成人門票價格定為328元/人,超級大滑梯、雪花摩天輪等項目都是免費的,給人一種不玩吃虧的感受。為了減少排隊時間,一些人斥資800元買暢通票,還有網友分享自己“出地鐵瘋跑五分鐘,少排隊2小時”的經歷。
游客小琳告訴「市界」,我1月2日中午11點進的園區,到晚上6點出來,整個過程全程在看冰雕拍照,真得好美好震撼,游樂設施我一個都沒去,覺得排隊不如看冰雕。游客夏云和朋友則被秀場上的俄羅斯大長腿驚艷到了,“看得我熱淚盈眶,像看了一場維密秀!屋子里又暖和,還和俄羅斯美女擊掌了!300多的票,光這一個哈冰秀我就覺得值了!”
攜程方面告訴「市界」,平臺上關于哈爾濱的檢索熱門詞有“哈爾濱熱雪奇跡”“哈爾濱極地公園”“哈爾濱外灘雪人碼頭”“哈爾濱松花江冰雪嘉年華”等,主打一個玩雪玩夠。景區間位移時,不少游客被一句“公主請上車”接走,有的甚至能搭到當地人的免費順風車。
“東北人的友善不是職業性的禮貌,而是發自骨子里的。”有當地人坦言,大量東北人都是當年闖關東過去的,地域觀念不重,再加上東北獨有的冰天雪地,造就了當地人樂觀幽默的性格,“能大大方方說一句‘公主請上車’”。
哈爾濱這波旅游熱潮會持續多久?當被問到這個問題時,卜希霆回答稱,冰雪旅游是季節性的,最多只有三個月,寒假和春節這兩個時間節點會是哈爾濱旅游的高潮期。考驗“網紅能否長紅”的主要指標就是可持續性,這一點非常考驗哈爾濱。
當下,哈爾濱短期集中為旅客作出改變的“討好型市格”,也許能解短期旅游旺季的燃眉之急。卜希霆建議,在推出一些臨時性的“寵客”措施之外,地方還應持續改善市場環境和營商環境,真正讓“寵客”變成廣大商家的一種自覺,讓網紅城市走得更為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