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2月7日傍晚,中國國家話劇院官網發布訃告:著名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李法曾于12月6日下午17時52分在北京病逝,享年82歲。作為在中國熒
12月7日傍晚,中國國家話劇院官網發布訃告:著名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李法曾于12月6日下午17時52分在北京病逝,享年82歲。
作為在中國熒屏上首度塑造一代名相諸葛亮的知名演員,李法曾在85版電視劇《諸葛亮》中的扮相與表演令人印象深刻。
想當年,他執意要不粘胡須飾演青年臥龍,敢于突破世人心目中“逢諸葛出場,必然美髯飄逸”的刻板印象,足見壯年膽氣。而今“星落五丈原”,那首千古名篇《出師表》末句,“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可堪憑吊。
李法曾原籍河北滄州肅寧,1941年出生于北京。1964年9月,從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后,他便進入到原中央實驗話劇院工作,先后擔任演員、演員隊副隊長、隊長、演藝中心主任、副院長。2002年5月,在中國國家話劇院退休。在近半個世紀的表演歷程中,李法曾在話劇舞臺上塑造了一系列形象各異的經典角色:《北京人》中的曾文清,《一仆二主》中的弗羅林多,《最后一幕》中的向世仁,《鑒真東渡》中的思托,《被控告的人》中的海關關長龍漢生……不一而足。
“舞臺下面上千雙眼睛盯著你,所有地方你都躲不了,哪個角度都有眼睛盯著你。你必須是這個人物,臺詞必須是準確的。為什么說有時候演員在舞臺上‘暈’過去了,這個過程是幸福的,它過癮啊!”成名既久,李法曾仍對舞臺深懷敬畏。他曾把話劇舞臺比作自己永遠賴以生存的土壤,“只有扎根在這片土地,我的藝術生命才不會貧瘠、荒蕪。”
在話劇表演藝術民族化的道路上,李法曾也從中國傳統戲曲里取法頗多。從小受家庭熏陶開始看戲的他,本就是一名“戲迷”。當年在中戲面試,李法曾把黃梅戲《天仙配》董永家住丹陽“葬父”那段,唱得聲淚并下。剛出考場門,就被師兄一把拉著,讓他回家取行李,“你肯定考上啦。”也正是緣于對戲曲表現形式的潛心研究和在話劇舞臺上豐富的表演經歷,使得李法曾在電視熒屏和電影銀幕上為觀眾展現出不俗的表演功底。
“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12月7日當晚,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發文悼念,“上世紀80年代,電視劇《諸葛亮》里,李法曾先生扮演的諸葛亮眼神清澈,優雅從容,氣質淡定,讓年少時的我感受到中國儒者的智慧,感受到優秀演員在表演上的內斂、克制,緊緊抓住角色的靈魂,由內而外散發出人物魅力。”
1985年,憑借在電視劇《諸葛亮》中飾演諸葛亮一角,李法曾榮獲第六屆全國優秀電視劇“飛天獎”的優秀男主角獎,并獲首屆全國十佳電視演員第一名。談到在該劇中的演繹,他曾回憶說,“當年電視劇中有一場是給后主劉禪下跪啟奏的戲,我借鑒了京劇大師裘盛戎在京劇《姚期》中向劉秀啟奏的表演,尤其是在形體動作的處理上。”
“公瑾,想當年你雄姿英發,結交孫策將軍,奠建江東霸業。風雨不辭,鞍馬不歇。江東六郡,誰不愛你周郎風雅;普天之下,誰不敬你都督威名……”電視劇《諸葛亮》中“臥龍吊孝”那場戲,李法曾長達三分半鐘的獨白,也每每被后人所稱道。他后來回憶,“這場戲是最后拍的,我當時就提議要仿效話劇舞臺,加一大段人物的獨白。起初導演不理解,說這是電視劇,影視哪有搞大段獨白的?我就說咱們試一試。在這之后,影視劇里的獨白手法的運用就多了起來。”
熒屏之外,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大銀幕上,李法曾的氣度不凡的儒將扮相也令人過目難忘。他先后在《決戰之后》(1991)中扮演杜聿明,在電影《重慶談判》(1993)中出演張治中,在電影《七七事變》(1995)中演繹佟麟閣。其中,尤以《決戰之后》中飾演杜聿明最為出彩,令他獲得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決戰之后》這部電影沒有什么漂亮的景兒,就是在北京第二監獄里拍的。鐵絲網、大黑墻,演員也都是黑棉襖、黑棉褲、黑棉鞋,也沒有什么女角色,您說觀眾看什么呢?就是看‘戲’啊!”李法曾在認真研讀劇本和歷史傳記后,表示不能按照一般戰犯來演這位電影中的國民黨中央委員、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他一遍遍研究人物心理的微妙變化和他在被捕以后的思想轉變,從而尋求表演的突破口。
“我得研究他處于什么樣的狀態,要設計他出場的態度、中間的態度和最后的態度,如此表演的層次就分出來了。”片中設計杜聿明出場時,李法曾特意給他添了一件破舊的大棉服披著,猶如意氣風發時披著的將帥毛呢大氅。饒是戴著鐐銬,四平八穩的步態也分明是取法戲曲中大將出場的程式。而這些,都是他在過往話劇舞臺表演中所積累的經驗與感悟。
“從悶罐車里一出來,接觸到空氣,我又給他設計了一個踉蹌的動作。這時車下的解放軍戰士好心要攙扶他一把,杜聿明一甩手給擋開了。全程沒有一句臺詞,但表現了這個失敗了的將軍內心的高傲和自尊。”
電影公映后,導演李前寬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前來觀影。當看到片中杜聿明說“我戎馬半生,對蔣介石是盡到了責任,可對我的女兒卻失去了義務”時,楊振寧一把攥住李法曾的手說,“李先生,您演的真像我岳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