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7歲的上海馬拉松鳴槍起跑!26日清晨,第27屆上海馬拉松(下稱:上馬)在外灘金牛廣場拉開大幕,約380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跑者邁開熱情而充滿活
“27歲”的上海馬拉松鳴槍起跑!
26日清晨,第27屆上海馬拉松(下稱:上馬)在外灘金牛廣場拉開大幕,約380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跑者邁開熱情而充滿活力的步伐,以雙腳來感受上海的城市風情以及海派文化。
今年的上馬,再次以跑者們最熟悉的樣子回歸——38000人參賽,再次邀請世界精英選手參賽,發槍重回一槍起跑形式,終點再次回到徐家匯體育公園。
不過,上馬依舊在變得更好——再度優化賽道,首次與全球著名珠寶品牌打造定制獎杯和獎牌,推出“旅游跑者”項目……上馬用升級和創新展現著中國跑圈的多元和包容。
賽事路線再優化,迎接世界各地跑者
上馬的鳴槍時間是早上7點,但凌晨5點剛過,上海外灘金牛廣場的5個集結區里就已經聚集了不少跑者。
用這些跑者們的話說,“能夠參加世界田聯白金標賽事不容易,我們都希望好好跑一場。”
確實,能夠站在上馬跑道的參賽者,都是“幸運兒”。
此前,上馬官方公布了一組今年賽事的報名和中簽數據:短短7天的報名時間里,預報名人數達172872人,這也是上海馬拉松歷屆以來首次預報名人數超過17萬人,創歷史新高。
最終,全程馬拉松項目中簽率13.7%,健身跑項目中簽率74.1%。
在所有的中簽跑者中,外籍跑者占比12%;超過1萬名的國內跑者來自外省市,占比達到28%。
為了讓全世界跑者都能在上海感受到一場獨特的路跑狂歡,上馬組委會在今年將全程馬拉松終點帶回到徐家匯體育公園的同時,進一步優化了上馬賽道。
在保留了歷年上馬賽道所依次途經的靜安寺、淮海路商業街、一大會址、新天地、龍華寺等上海重要地標之外,上馬通過“一增一減”對賽道進行了再次優化。
今年的路線在20公里至26公里路段融入了黃浦濱江與徐匯濱江兩條濱江綠道,較2022年增加了長度約為1公里的徐匯濱江綠道。
此次,上馬將龍騰大道折返點由2022年的近徐浦大橋提前至了進木港路,減少了2022上馬賽道中36公里至37公里處的淀浦河橋往返,同時使整個線路的所經橋梁數由2022年的6座縮減為了今年的5座。今年上馬還取消了狹窄的外馬路折返,啟用路幅更寬的半淞園路。
而在賽道的升級中,上馬又保留了自2015年起引入的Blueline(最短跑進線)技術,跑者跟隨賽道地面上的藍色指引線奔跑,便可以以最短的距離完成全程馬拉松。
“通過賽道的調整,我們不僅希望增加參賽者在賽事中后段的體驗度,也對跑者競賽水平的提升也將有較強的助力。”賽事運營方上海東浩蘭生賽事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朱駿煒告訴話人間記者。
“上馬對于上海這座城市以及全世界的跑者而言,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力,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跑者能夠有更好的體驗感。”
特邀精英跑者齊聚,力爭提高“上馬速度”
朱駿煒口中的“跑者競賽水平”一直就是上馬在中國路跑賽事中保持出類拔萃的最大資本之一。
今年,世界頂尖國際精英選手再次齊聚上馬賽道。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上馬榮膺世界田聯白金標后,首次邀請國際精英選手參賽。
據話人間記者了解,組委會邀請到了包括3位男子白金標運動員和4位女子白金標運動員在內的30余名精英選手.
其中不乏個人最好成績為2小時3分51秒的埃塞俄比亞男子白金標選手Kinde Atanew AYALEW,和個人最好成績達到2小時17分36秒的埃塞俄比亞女子白金標選手Tadu Teshome NARE。
在今年的塞維利亞馬拉松跑出2小時05分47秒的精英跑者Enock Onchari就表示,希望能夠在上馬創造出好成績,“來到上海這些天,感覺這里的天氣很舒服,賽道也很漂亮,所以希望能夠有機會沖擊冠軍,也沖擊自己的最好成績。”
中國籍的精英選手則由2020上海馬拉松男子冠軍賈俄仁加和2022上海馬拉松女子冠軍張德順領銜,他們希望能夠在上馬的賽道向世界頂尖跑者發起挑戰,并且向著中國馬拉松賽道紀錄的榮譽發起沖擊。
為了激勵白金標跑者沖擊更快的“上馬速度”同時也彰顯上馬賽事的專業性,今年上馬也提升了賽事名次獎金——全程馬拉松項目男女冠軍獎金高達55000美元,這也是目前國內馬拉松獎金最高的賽事。
在冠軍獎金與世界大賽“接軌”的同時,上馬在今年又帶來了一份驚喜。
就在賽前的最后一次發布會上,上馬宣布首次攜手引領全球著名珠寶品牌蒂芙尼,共同為賽事男女前三名運動員打造獨一無二的定制款獎杯與獎牌。
據了解,全新冠軍獎杯采用925純銀打造,搭配24K鍍金工藝,呈現約45.7厘米的高度。亞軍獎杯采用925純銀與999純銀制作,高約41.3厘米。而季軍獎杯則由925純銀與青銅制成,高約36.1厘米。三座獎杯均耗時逾4個月才制作完成。
“這座獎杯真的很漂亮,我很希望能夠擁有它。”在瓦倫西亞馬拉松跑出2小時20分15秒的Etagegn Woldu Namo在接受采訪時毫不吝惜她的期待之情,“我會拿出最好的狀態,爭取突破自我。”
貼心服務,保障賽事安全
作為國內最重要的幾場“標桿”賽事之一,上馬最重要的幾個標簽里除了“上馬速度”,還有一個就是“上馬品質”。
在這份品質中,“跑者至上”的服務理念是最耀眼的閃光點。
據話人間記者了解,組委會自賽前6天開始,為每位跑者發送提示短信,內容包括賽前備賽、賽前訓練、領物須知、飲食指南、集結提示、天氣情況等信息,成為跑者安心備賽的堅強后盾。
賽前,所有跑者的存衣包中除了競賽必備物品外,還將放入一張可以來回乘坐兩次的地鐵卡,這一延續六年的傳統旨在鼓勵跑者綠色出行。
賽事過程中,組委會延續了精細化的補給站設置,賽道沿途自5公里起,每5公里設有飲水飲料站,7.5公里起每5公里設有飲水用水站,12.5公里起共設置9處能量補給站,為跑者提供香蕉、巧克力、小蛋糕、能量膠等補給。
沿途還設有6個冰站及8個噴淋站,跑者可以跑過噴淋站進行降溫或取用浸水海綿或裝有碎冰的冰袋,直接冷敷于面部及后脖頸部進行物理降溫。
在比賽鳴槍前的最后幾天內,組委會也根據不斷更新的天氣預報進一步優化賽事保障的配置,提前在終點區域準備一次性雨披、姜茶、防寒布、更衣帳篷等物資以防止降雨可能性,最大程度減輕天氣情況對跑者的影響。
此外,當參賽者沖過終點線后,組委會除了準備完賽拖鞋、完賽毛巾等必不可少的放松單品,還為跑者們準備了香蕉、玉米、蛋白奶、蛋白粉等能量補給。
每一位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全程馬拉松的跑者還將獲得一件完賽T恤,而去年廣受跑者好評的“破三風衣”在今年將延續,為的就是增強每一位凈成績達到3小時的參賽者的體驗感與榮譽感。
27歲,正值一個人最好的年華,而“27歲”的上馬,也在這充滿朝氣活力的階段全力提速,將中國馬拉松賽事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