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百姓就業關注,6月28日,在山東濟寧,有網友吐槽,微山縣謝橋街短短一條路上有三四十個井蓋。視頻內容顯示,道路上密密麻麻都是井蓋,彼
據百姓就業關注,6月28日,在山東濟寧,有網友吐槽,微山縣謝橋街短短一條路上有三四十個井蓋。
視頻內容顯示,道路上密密麻麻都是井蓋,彼此距離遠近不一,并且高出地面。有人調侃道,“全是井蓋,這是井蓋上面建了一條路吧!”
30日,謝橋街村書記表示,村里想做好雨污分流,現在還在鋪瀝青,有些人為了蹭流量,故意拍視頻發到了網上。
對此,網友們紛紛表示,“井蓋多不是為了疏流嘛?”“鋪上瀝青后理論上不會有太大影響!”“很多老城區都是這樣。”“我們這一棟樓前的井蓋數量都比這多!”
據話人間報道,雨污分流是指將雨水和污水分開,各用一條管道運送進行排放或后續處理的排污方式。
通俗的講,雨水可直接進河道,生活污水(洗衣、如廁等)、工業污水則通過市政污水管道進入污水處理廠。生活、工業廢水再也不“打擾”河道,水質也會更清潔。
另據光明網報道,此前,有市民反映稱,溫州一條街800余米路面上有200多個井蓋。
隨后,該街道農業農村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通常情況下,道路每20米可以設置1個窨井蓋。但該街屬于老舊街區,歷史遺留了許多窨井,后又進行雨污分流,雨水、廢水和污水分開回收,再加上電、氣、水、網等單位的管線也從地下經過,這些窨井各自都承擔了不同的功能,也不能并在一起,加在一起總數就多了。
窨井管道能否合并使用?在該負責人看來,并管難度較大。“因為每個單位投入了上千萬甚至上億才鋪好管網的。如重新鋪網,又是一筆大投入。而且,各單位鋪管的時間也是不同的,這就比較難協調。”
至于井蓋高于地面的問題,該負責人表示,將進行道路瀝青鋪設,路面澆平后便不會影響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