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年5月,東莞、溫州、濟南等多地相繼發布網約車飽和預警,甚至有城市暫停受理網約車運輸證新增業務。 隨著從業人員的持續加入,在運力漸
今年5月,東莞、溫州、濟南等多地相繼發布網約車飽和預警,甚至有城市暫停受理網約車運輸證新增業務。 隨著從業人員的持續加入,在運力漸趨飽和的背景下,上海網約車司機接單量也出現明顯降低。“現在生意不好做,平臺、網約車租賃公司、駕駛員之間都在內卷。”不少網約車司機發出感慨。曾經月入上萬元的“神話”,正被現實戳破。
“現在單子明顯少了” 來自安徽的小張,在上海開網約車已有三四年。最開始的時候,因為年輕有勁兒,每天一跑就是十幾個小時,7時許出車,23時左右收車,每天只睡五六個小時。后來,身體實在熬不住,工作時間就縮減到10個小時。
“去年6月份,上海路上的車還不算多,每天大概可以掙700到800元,好一些的話有1000元,扣除租車費、油費、房租等等,一個月收入還可以。”今年以來,小張明顯感覺到,網約車訂單變少了。“即便一天做滿24個小時,都不一定能掙1000元。”
網約車司機陳師傅也有類似的感受,“怎么現在車子這么多,真的搞不明白。”前段時間,他在祝橋鎮附近兜了好久,由于車多訂單少,好幾次轉移“陣地”。當天某個點位的手機截圖顯示,“未來十分鐘訂單數1,附近空車司機73”。
當前,上海網約車規模到底有多大,找不到最新的官方數據。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上海有證的網約車駕駛員超過10萬,有證的車輛在7萬左右,“還有很多沒證的車輛也在運營,這個規模真不好說。”
“現在只要上海牌照的車,都可以加入平臺。”司機蔡先生今年40歲出頭,之前因為一次工傷事故留下了后遺癥,休息了一段時間后,也做起了網約車司機。
他告訴記者,私家車做網約車,屬于網約車派單體系的最底層,好的單子平臺肯定先發給專車和租賃車。“現在單子明顯少了,以前賣力點一天能收入400元左右,現在大概每天能做二三百元。還好車是自己的。”
“兩證齊全”的本地網約車司機,雖可以光明正大接單運營,但相比“雙證不全”的司機,有的更覺生意難做。“很多外地來的司機為了維持生計,往往十幾個小時連軸轉,賬號活躍度也就上去了。我們本地司機,很多都是早八晚五,肯定拼不過別人。”司機老鄭說。 新手最先經歷“陣痛”
“用命換錢的工作”“都是熬時間熬出來的”,這是許多網約車司機的心聲。然而,在它的另一面,卻是“高收入”“高流水”“月入過萬”的網絡宣傳。
記者以網約車司機招聘為關鍵詞條,在某招聘網站上搜索出相關信息,上海地區的薪資基本在1萬至2萬元之間。然而,不少司機表示,過萬的月收入并不是那么好掙,甚至有些不正規的企業還會故意給司機挖坑。
小方說起之前的遭遇。他提車后26天內,共出車269個小時,顯示流水1萬多元,扣除租車費、服務費、驗車費、充電費及車損等,當月實際到手只有200元不到。“這與當初租車公司承諾的‘一天干10至12個小時,平臺派單保證流水1.2萬元’完全不符。每天起早貪黑,到手所剩無幾。”
“網上宣傳的‘每天流水過千’,一部分是造假,一部分是老司機靠技巧和熬時間換來的,還需扣除租賃費、房租、油電費等支出。”有業內人士表示,市面上有些非正規租賃公司,當司機完不成流水或者因收入低不得已違約時,就會“名正言順”扣錢,壓榨他們牟利。
當前,已有城市加快了網約車合規化進程。廣東要求各平臺5月31日后停止派單給無“雙證”的司機。“政策收緊之后,入行不久的新手可能最先經歷‘陣痛’,比如提前歸還租借的車輛會涉及違約等問題。”有駕駛員表示。
截至2022年6月,上海出租車(含巡游出租車和網約出租車)合計已經超過11萬輛,高于上海對“十四五”末本市出租車8.8萬輛的規模預測。大眾交通集團董事長楊國平建議,要嚴格控制本市網約車數量、加強租賃車從事網約車運營管理;加快修訂《上海市出租汽車管理條例》,規劃巡游車和網約車的合理比例,為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